(资料图片)
□段官敬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毫无疑问,治理和遏制形式主义不良风气,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事实上,形式主义隐形变异、花样翻新,正暴露出形式主义根深蒂固、顽瘴痼疾的客观特征。故此,推进形式主义治理,持续为基层减负赋能,得久久为功、动真碰硬、重拳出击、刮骨疗毒,才能真正让形式主义无遁形之地。所谓,宜釜底抽薪,不宜扬汤止沸。形式主义是表现,根子在官僚主义。从这个角度来说,根治形式主义,还须盯紧“官僚主义”这个前置因素,从而达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从实践工作来看,不少在形式主义“数量”上做减法的办法,成效难免不尽如意,甚至有的还适得其反。比如,精简线下会议结果导致视频、电话等“线上”会议多了;减少红头文件,反而让通知、提示等“白头”文件多了等等。所以说,只要不抓住形式主义要害,必然会事与愿违。比如,工作留痕问题,本来是倒逼基层真抓实干、肯干苦干,从而破解难题、推动发展、造福百姓。但是,由于事事留痕、处处留痕,反而缺乏实干痕迹和奋斗足迹,本末倒置、南辕北辙。
为何说,官僚主义是形式主义的“病根”。主要不外乎几点,首先不正价值观和政绩观滋生形式主义。比如,有的上级领导好大喜欢、贪大求洋、急功近利,基层和地方只能大快好省、匆忙上马,做表面功夫、重形象工程,正所谓“上有所行,下必效之”。再次不当工作作风和歪风邪气衍生形式主义。诸如扎堆调研、走秀指导和跟风检查等等,要求层层陪同、热衷座谈开会、习惯翻阅台账和资料等,让基层围绕汇报材料、雪花表格、整理台账“团团转”,反而耽误群众反映急事、地方发展要事。其次不实考核指标和检查要求催生形式主义。考核是指挥棒和风向标,关系到地方发展和实干业绩综合评价。事实不容否认,存在少数上级考核层层加码、脱离实际、“吹毛求疵”等问题,让基层动辄得咎,只能对照检查要求“按图索骥”、甚至削足适履,让基层疲于应付、人仰马翻,无非还是体现在台账文件、材料表格上等等。
上行下效,过犹不及。不正价值观、不良工作作风、不实考核办法等问题,正是官僚主义重要表现。所谓,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源。替形式主义“釜底抽薪”,抓住根本主要矛盾,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统一,就得把整治官僚主义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盯紧关键、紧扣要害。
比如,加强政治教育和党性教育,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牢理想信仰、增强实干意识,为遏制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夯实思想根基。此外,更为重要一点,“叫不醒装睡的人”,把形式主义纳入问题整改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同干部考核评价、提拔使用关联起来,如健全“一把手”抓形式主义整治“责任链”,牵住责任制这个牛鼻子,强化结果运用,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和领导干部求真务实、脚踏实地,形成一级抓一级、一事续一事、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