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龙华区樟坑径,5栋近百米高的精装保障性住房“华章新筑”日前建成交付。这是全国首个混凝土模块化高层建筑,高达99.7米,用6028个模块单元,“拼”出2740套保障房。项目仅用时1年,就为建筑现代化提供出了十年之后的产品。
(相关资料图)
“华章新筑”成功刷新了我国建筑业的多项纪录:全国第一个混凝土模块化高层建筑,全国第一快高层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全国第一个BIM(建筑信息模型)全生命周期数字化交付模块化建筑项目,全国工业化程度最高的高层保障性住房项目。
“仅用传统项目的三分之一时间完成5栋百米高层,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没用人海战术、通宵赶工,是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来克服工期紧、场地小、天气难测等重重困难。通过该项目,我们重新定义建筑工业化的新场景、建筑产品新业态,推动建筑业由大规模向高质量的转型升级。”项目总承建商中国建筑国际集团的助理总裁张宗军说。
建筑工业化的高级阶段
秉承“为人民建好房”的首要目标,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投资建设的“华章新筑”项目首次应用高层建筑混凝土模块建筑技术,将5栋近百米建筑拆分为6028个独立模块单元,率先实现“从0到1”的突破。
每个模块单元内的结构、机电、给排水暖通和装饰装修等大部分工序在工厂进行高标准的工业化预制,最后运送到施工现场吊装及现浇受力构件混凝土后,形成完整建筑。在机电、精装方面,质量可达毫米级精度。
模块单元运输
“模块化建造是建筑工业化的高级阶段,目前可以说是国际上先进的一种技术。”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建设科技促进中心主任岑岩表示:“模块化建造是为人民群众建好房子的必要技术手段。”
吊装
据悉,模块化建造可将同项目附近居民发生交集的建造工序移至工厂完成。“华章新筑”项目在工厂完成大多数建造工序,在现场现浇连接。这样既充分保证了结构安全,又大幅减少建造现场噪音、扬尘、建筑垃圾和交通拥堵等扰民因素。
院士评价“达到世界一流建造水平”
为突破混凝土模块化高层建筑的技术瓶颈,三位院士专家针对性开展了结构抗震实验、结构监测与损伤评估、有限元分析与抗震设计等14项重大课题研究。最终,项目通过不改变原有的结构受力体系,让抗震等级等同传统建造方式。
同时,每个模块所使用的高强混凝土还能提供额外的承载力作为安全储备,混凝土模块之间的刚性连接也使建筑可抵御登陆时最大风速41.4米每秒的13级强台风。
此外,深圳做模块化建筑还要考虑台风和地震风险。“华章新筑”项目的建筑品质、防风防震性能等全部符合国际一流标准。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认为,该项目达到世界一流建造水平。
数字建造的样板
25周精装修模块生产到结构封顶,72天封顶到交付,365天建成。建造的“极致加速度”背后是数字化力量。
指挥中心
在“华章新筑”项目的设计阶段,运用TEAMS-BIM设计管理平台,推动BIM正向设计发展,让设计与生产紧密结合,提高效率、减少浪费。生产制造阶段,项目基于BIM装配式编码体系,为每个单元模块打上专属二维码,实现全过程信息跟踪。
施工建造阶段,项目基于中建海龙科技自主研发的C-SMART智慧施工平台,开发了适用于模块化集成建筑的全过程施工管理系统,对项目全周期各要素进行实时监控和智能化运维。
在资产交付和管理阶段,则依托集成数字交付(IDD)理念,建立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成果交付、审查和存档管理体系,还为深圳市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这个项目实现了整个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的深度融合。数字化贯穿项目设计、生产、运输、现场施工安装等全过程,为新型建筑工业化和智能建造提供了一个新的样板。”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总工程师饶少华表示。
“我们深圳市将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做好现代建筑业转型升级,在行业的先行先试中不断探索创新。”岑岩表示。
【采写】南方+记者 戴晓晓
【摄影/摄像】王玮
【视频剪辑】麦俊钰